魚類肝膽綜合癥病因分析與防治:既要魚兒長得好,又要魚兒發病少! |
出處:水花魚 作者:劉文俊 水產養殖網 2021-01-21 09:45:00 |
魚的肝臟同人的肝臟一樣,它是魚蝦等水產動物重要的代謝器官和解毒器官,并具有造血功能。其損傷或病變會引起魚類營養代謝失調、免疫系統紊亂及抗病力下降。肝臟問題可發生在不同養殖品種的不同養殖階段。最近幾年出現了以肝膽病變為主要特征的魚類疾病,也就是魚類肝膽綜合癥,導致當前養殖魚蝦等水生動物肝病發生極其普遍,以草魚發病為主。 1.魚類肝膽疾病
魚類肝臟脂肪變性后,肝臟功能發生障礙,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代謝,從而影響其生長,導致體質變弱,抗病力下降,易患暴發性出血病、爛鰓、腸炎等,同時還會降低魚蝦等水生動物的抗應激能力;使魚類的營養代謝失調,造成料肉比增大;且魚類的免疫系統紊亂,造成魚類的抗病能力下降,更容易暴發大規模的傳染性魚病。
同時,魚類的酶是由其肝臟生成并輸出的,血纖維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是構成肝臟的物質,魚類一旦形成肝病,將造成其血管容易破裂,血液難以凝固,一旦受到應激性刺激(如拉網、運輸、水溫突變、水質不良等)將發生應激性出血綜合癥,甚至大量死亡。
肝臟呈明顯的“綠肝”狀(汪開毓)
2.病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營養性因素占主要因素,特別是飼料營養水平過高,以及飼料酸敗變質、營養成分的失衡和飼料中含有有毒物質等因素。學術理論上還把致病微生物的侵襲、養殖密度過大、水體環境惡化、濫用藥物、維生素缺乏列為都可能對魚類肝臟造成損害,但現實生產中這些學術理論上列出的這幾個病因關系不大。故,本文僅以營養性因素展開探討,省去學術理論上列出的幾個病因的內容。
鱸魚肝臟明顯腫大、變性質脆(上),(下)相對正常(汪開毓)
魚類肝膽疾病主因:營養性因素
飼料營養水平過高容易引發魚類肝病,主要是指飼料的蛋白質含量過高,比如草魚需要的蛋白質含量28%左右為宜,如果投喂蛋白質含量為32-35%的飼料就容易發生魚類肝膽綜合癥。
肝臟明顯腫大,顏色變淡(汪開毓)
高蛋白飼料易誘發肝臟脂肪積累,破壞肝功能,干擾魚類正常生理生化代謝。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會引起魚類糖代謝紊亂,造成內臟脂肪積累,妨礙正常的機能,引發脂肪肝。投喂含脂肪過多的飼料能直接引起肝病。此外,投喂飼料量過多,每天多次不間斷地強化投喂,引起魚體生長過快,會出現魚體肥胖和脂肪肝。飼料的營養指標與養殖對象不合適,如用鯉魚料喂團頭魴或草魚,用魚苗、苗種飼料喂成魚等等都會引起肝病。
另外,魚飼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如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質魚粉中的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均能引發魚類的肝膽類疾病。魚飼料氧化酸敗的脂肪所產生的醛類物質具有很大的毒性,對魚肝臟的損傷很大,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草魚攝食氧化酸敗的脂肪后肝臟、膽囊腫大,魚死亡率增高。發霉、受潮的飼料會產生黃曲霉毒素及硝酸基化合物等引起肝病。
肝臟呈斑塊狀紅白色相間,形成明顯的“花肝”狀(汪開毓)
3.深刻解析
魚類特別是草魚的肝膽綜合癥,該病是伴隨顆粒配合飼料的推廣普及應運而生,是以投喂顆粒配合飼料為主的高密度養殖模式下的一種營養性代謝障礙性疾病,是“吃”出來的病。從上述內容可以得知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飼料的品質好壞,二是投喂飼料的方式。
眾所周知,為了人為地加快魚類生長速度,必須提高飼料中蛋白質、脂肪的含量。對于天然食性屬草食性的草魚而言,素食性的魚類如果讓它每天攝入的蛋白質、脂肪過多,超出了它機體的代謝能力,久而久之由多余的蛋白質轉化合成的脂肪、糖類轉化的脂肪和飼料中本身的脂肪一并沉積在肝臟、腸系膜和肌肉中,尤以肝臟最甚,形成脂肪肝,造成肝臟損傷和代謝障礙,進而形成肝膽綜合癥。
如同我們人類一樣,如果每天過量攝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糖份的食物容易得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病等“富貴病”一樣。人類倒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控制飲食來預防此類疾病。魚的整個生命活動都掌控在人的手中,人們也可以通過降低飼料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控制投飼量來預防魚類的肝膽疾病!凹纫~兒長得好,又要魚兒發病少”,是我們迫切需要破解的矛盾。
4.發病癥狀
在正常生理狀況下,魚肝臟的脂肪含量為4%-5%左右,發生脂肪變性后肝臟的脂肪含量將超過5%,甚至達到30%-40%。病魚發病初期,魚體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僅食欲不振,游動無力,死亡率不高。隨著病情發展,魚體色發黑,色澤晦暗,魚體有浮腫感,游動不規則,失去平衡,靜躺于水中,反應呆滯,呼吸困難,肝臟明顯腫大,可比正常情況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漸變黃發白,或呈斑塊狀黃紅白色相間,形成明顯的“花肝”,有的使肝臟局部或大部分變成“綠肝”;有的肝臟輕觸易碎,膽囊明顯腫大1-2倍,有時導致膽汁溢出或膽囊破裂,膽汁顏色變深綠或墨綠色。
肝臟明顯腫大,肝色逐漸變淡變黃(汪開毓)
主要癥狀
發病初期,病魚游動無力,吃料時有“炸窩”現象,外觀無明顯癥狀,魚的尾鰭、背鰭鰭條尖及尾鰭邊緣發白,肝臟顏色略淡,輕微貧血。5-6月以黃肝、土黃色肝居多,8-9月以白肝居多。發病末期,腸無食,鰓絲腫脹,黏液多或貧血或充血或糜爛;腎腫,輕敲有水流出。
草魚尾鰭發白
本病最典型的特征是肝膽腫大和變色。診斷時,應在檢查魚體表及鰓、眼等病變外,剖開魚腹,認真檢查肝膽病變情況,若肝、膽腫大和變色明顯,即可初步確定為肝膽類疾病。本病最主要的妨害是經不起拉網、轉池、投放中的操作折騰,操作后常引起應激性死亡,在運輸后死亡率頗高,不宜運輸!
草魚脂肪肝(陳輝)
5.流行規律
魚類肝膽類疾病,近年來已普遍流行于全國各地,目前魚苗苗種發病率也有上升的趨勢,危害的對象主要是鯉、鯽、草魚、團頭魴、青魚、羅非魚,也常見于鱉、鰻鱺等特種水產魚類。
膽囊腫大,充滿濃稠性的膽汁(汪開毓)
(1)發病無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發病高峰期為7-10月份,以盛夏酷暑發病最嚴重,也就是魚類大吃料的時節;水溫在25℃以上多發生!
(2)各種養殖魚均可發生,但以草魚、鯉魚最為突出,從苗種到成魚階段都能發生,但一般成魚發病率高!
(3)魚類肝膽類疾病,多見于投喂高蛋白質和高能量飼料的養殖魚類,且在水質惡化和鹽堿地魚池發病較多!
(4)高密度養殖的池塘和網箱,尤其是超量投喂添加了喹乙醇等促生長劑的飼料后,發病率增高,且病情嚴重!
膽囊腫大,充滿淡綠和濃稠性的膽汁(汪開毓)
6.從外觀來判斷魚類不同肝臟疾病類型(文源:拜耳水產)
綠肝:引起綠肝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肝細胞損傷,導致肝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肝細胞合成的初級膽汁酸滲透到細胞外。另一方面可能是肝胰臟排泄受阻,肝細胞合成的初級膽汁進入膽囊受阻。
黃肝:通常與機體代謝障礙或病原體入侵肝臟有關。由代謝障礙引起的黃肝病程緩慢,潛伏期較長。當細菌或病毒等病原體入侵肝臟時,肝內紅細胞受到破壞而呈現黃色或土黃色。
白肝:通常與慢性消毒性疾病或高頻次過量用藥有關。由慢性疾病引起的白肝病程緩慢,潛伏期較長;由于高頻次過量用藥引起的黃肝病程較短,用藥當天即可引起肝臟局部發白現象。
花斑肝:一般情況下,花斑肝發病周期較長。發病期間,魚體攝食、消化能力逐漸減弱,體質明顯下降,嚴重時伴發肝組織壞死性萎縮。
脂肪肝:肝內脂肪含量超過濕重的5%,或1/3以上的肝細胞有脂肪變性即為脂肪肝。脂肪含量5%-10%為輕度脂肪肝,脂肪含量10-15%為中度脂肪肝,脂肪含量≥15%為重度脂肪肝。脂肪在肝細胞中大量聚集,使其在肝細胞內形成脂肪滴,隨著脂肪滴數量的增加及體積的增大等,肝臟脂肪含量不斷升高。魚類脂肪肝的發病原因一般與脂肪攝入過量、脂肪代謝障礙或藥物因素有關。
7.防控措施
應急救治:當魚類肝膽病發生后,首要措施是減少投料量,甚至停料幾天;其次,改喂降低蛋白質含量的飼料,以緩解肝膽功能受阻;再次,立即兼喂草綠飼料,比如青草、浮萍(浮薸)等。
肝臟呈黃白色相間的“花肝”狀(汪開毓)
科學投喂:對肝膽病的預防,選用營養豐富而全面、品質優良的飼料科學投喂。投喂適宜蛋白質含量的飼料;切忌過量投喂;防止蛋白質變質和脂肪氧化,防止飼料受潮發霉變質;草食性魚類兼喂草料為宜!
膽囊腫大、充血發紅,充滿帶紅色的膽汁液(汪開毓)
中草藥防治:魚類肝膽綜合癥以中草藥防治效果最好,但前提是在魚類正常吃料的情況下內服藥餌,閉口不吃料時無益,因此,專業精養草魚的可以在發病季節采用預防性中草藥拌料投喂。中草藥可用黃芩、蒲公英、甘草、黃芪、絞股藍、三七、虎杖、茵陳、澤瀉、白術等中藥打成細粉投喂預防。在治療時可以投喂三黃散以及廠家生產的專治肝膽病藥物,比如市售的清熱解毒,保肝利膽的藥物,添加到飼料中投喂,一個療程5-7天。
膽囊擴張、腫大,充滿膽汁液,膽汁呈黑紅色(汪開毓)
綜合措施:除上述施治方法外,還需采取綜合防治手段:加足水體溶解氧;生石灰水潑灑調節水質;并發爛鰓等細菌性病類的,潑灑消毒劑;鏡檢有寄生蟲的,使用殺蟲劑。等等。
(劉文俊 整編) (本文已被瀏覽 20863 次) |
|
|
|
文章分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