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魚還能突破20元/斤?警惕超級病害,能造成上億元死魚!最全防控措施來了 |
出處:農財寶典水產版 作者:但學明 水產養殖網 2021-03-04 10:52:00 |
近期,金鯧魚行情全面回暖,最高漲至17元/斤。但是,部分產區金鯧魚卻出現病蟲害威脅,如不加強防控,或將有大規模發病的風險。
今天,特向大家介紹金鯧魚的病害及防控措施,一文了解最全病防知識。
文 |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導 但學明
卵形鯧鲹已成為粵、瓊、桂、閩、臺等省和港、澳地區網箱主要的養殖對象,也是我國南方沿海深水網箱最有前景的養殖品種之一,目前已經有較大規模。然而,隨著卵形鯧鲹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受養殖環境污染、管理技術措施相對滯后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卵形鯧鲹病害頻繁發生且日趨嚴重,給養殖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每年病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上億元,嚴重阻礙了卵形鯧鲹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一、卵形鯧鲹主要病害
(一)寄生蟲病 
1、刺激隱核蟲病
【病原】刺激隱核蟲( Cryptocaryon irritans) ,屬于前口目,隱核蟲科,隱核蟲屬。寄生于海水硬骨魚類的皮膚及鰓,蟲體呈球形、卵形或梨形。成熟蟲體的直徑50~450μm,體表均勻分布纖毛,近于身體前端有一胞口。刺激隱核蟲為世界性分布,特別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極為普遍。
【臨床癥狀】刺激隱核蟲病俗稱海水小瓜蟲病或海水白點病,是對卵形鯧鲹危害最大的疾病,發病后死亡率可達100%。病魚離群獨游、側臥于水面游動或狂游、體表和魚鰭有大量白點、鰭條潰瘍、末端分叉、呼吸頻率加快、鰓部有污泥、體側鱗片脫落。剖檢發現魚體血液量少、血凝速度快、肝臟花白發脆。
【防控措施】(1)減少密度,改善水質。周長60米的深水網箱應控制在3萬尾以內;將發病和將要發病網箱拖到水體流動較好、清潔的海區暫養,可大大緩解刺激隱核蟲病引起的危害和死亡。(2)混養、輪養。把易感染的魚類(金鯧魚、大黃魚等)與不易感染的魚類(籃子魚)進行一定比例地混養或輪養。(3)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在刺激隱核蟲流行的季節,通過投喂營養豐富的飼料,適當添加免疫增強劑,從提高魚類體質、增強抗病能力,防止刺激隱核蟲暴發。(4)妥善處理病魚和死魚。應隔離病魚,消毒水體、用具和周圍環境,對病死魚應深埋,絕對不能隨便丟到水里。
2、卵鞭蟲病
【病原】眼點淀粉卵渦鞭蟲(Amyloodinium ocellatum),屬肉足鞭毛門、鞭毛亞門、植鞭綱、腰鞭目、胚溝科。寄生在海水魚類上,蟲體內含有淀粉粒,成蟲用假根狀突起固著在魚體上。寄生期的蟲體是營養體,直徑為20~150μm,最長達350μm。營養體成熟后或在病魚死后,落入水中形成包囊,通過二分裂法反復進行多次分裂,最后形成256個具2根鞭毛的渦孢子。渦孢子遇到宿主魚就附著上去開始其寄生生活。
【臨床癥狀】此病流行于夏秋高水溫期,水溫23~27℃的7~9月是疾病的流行季節。該寄生蟲經常會嚴重感染水族館、室內水泥池和池塘養殖的卵形鯧鲹,主要寄生在魚類的鰓上,其次是皮膚和鰭,嚴重感染的魚肉眼看上去有許多小白點。病魚游泳緩慢,無力地浮游于水面,呼吸加快,口常不能閉合,或向固體物上摩擦身體,有時病魚繼發性感染細菌或真菌。一般從表現出癥狀后的2~3d內,死亡率可高達100%。
【防治措施】
(1)預防措施:①繁殖用的親魚先認真檢查,如發現攜帶病原,應先用淡水或硫酸銅殺滅后再留用。②苗種放養(特別是從外地購買的苗種),或轉換養殖池塘、網箱時,用硫酸銅或淡水處理后再放養到新的水體內。③如投喂鮮活小雜魚,先用淡水浸洗5~8min后再投喂。保持水質清新,勿使硝酸鹽含量過高。
(2)治療方法:①淡水浸洗病魚2~3min,大多數營養體可以脫落,但有些可能在鰓的黏液內,受不到淡水的影響,以后仍能形成包囊進行繁殖,所以隔3~4d后應重復治療1次。淡水浸洗是比較經濟、簡便和有效的方法。②硫酸銅全池潑灑,使池水成0.8~1.2mg/L的濃度,藥浴10~15min,連用4d;或濃度為10~12mg/L,浸洗10~15min,每天1次,連用3~4次。
3、本尼登蟲病
【病原】病原為本尼登蟲屬( Benedenia) 的一類寄生蟲,是扁形動物門吸蟲綱的單殖類吸蟲,隸屬于本尼登亞科。蟲體呈長橢圓形,背腹扁平。該蟲分布廣泛,寄主特異性低,在多種魚類上均可寄生,致病力強,已成為我國東南沿海養殖魚類的主要病原之一。
【臨床癥狀】病魚厭食、游泳緩慢、經常側翻或摩擦池壁池底、體表粘液分泌較多、局部出現白斑或呈暗藍色、眼睛充血,鰭條潰爛,在魚的體表、鰭、眼、鼻和鰓腔等部位可見白色透明、芝麻粒大小的寄生蟲體。
【防控措施】(1)經常更換網具,換網時結合使用高錳酸鉀消毒,以殺死附在網衣上的蟲卵;(2)晶體敵百蟲掛瓶于網箱中驅蟲;(3)可每隔15d用淡水浸泡一次,以控制蟲體的流行; (4)網箱養殖病魚的治療,可浸浴于充氧的淡水或戊二醛溶液。池塘養殖卵形鯧鲹,可連續兩天全池潑灑福戊二醛并換水,為預防少量蟲卵孵化成幼蟲后再次致病,用藥后第7天可重復使用1次。
4、車輪蟲病
【病原】 病原是車輪蟲屬( Trichodina) 和小車輪蟲屬( Trichodinella) 的部分種類,隸屬于緣毛目游泳亞目車輪蟲科。為一大類具有附著盤結構且可自由運動的寄生性纖毛蟲原生動物,廣泛寄生于宿主的鰓、皮膚、鰭、膀胱、輸尿管、生殖系統等部位,可導致宿主嚴重的組織病變。車輪蟲大量繁殖的適宜水溫為22~29℃。
【臨床癥狀】魚攝食減少,晚間活動加劇并在水面上跳躍,體表明顯布滿白斑、有大量的粘液。顯微鏡下觀察,表皮、鰓絲和腸壁均發現有車輪蟲寄生,表皮白斑處車輪蟲數量尤其多。解剖后目檢、鏡檢病魚內臟均無異常癥狀。
【防控措施】對養殖池的池底、水源以及使用的工具等要徹底消毒、定期使用殺蟲劑。發病期間,及時撈出死魚,防止交叉感染。加強換水,將氯氰菊酯溶液稀釋后,全池均勻潑灑。
(二)細菌病 
1、諾卡菌病
【病原】鰤魚諾卡氏菌( Nocardia seriolea) 。在分類學上屬放線菌目,諾卡氏菌科諾卡氏菌屬。菌體長桿狀、短桿狀或細長分枝狀,革蘭氏染色陽性。該菌主要分布于水體、土壤、動植物體中,是一種條件致病菌。
【臨床癥狀】發病時間主要是水溫較低的春季和冬季,發病率20~60% ,平均死亡率約20% 。鰤魚諾卡氏菌感染在苗期或初期通常是隱性的,極不易被發現。感染和發病過程極其漫長,通常在成魚期才出現典型癥狀和顯著危害。發病初期,病魚體表或鰭基部出現輕微的擦傷。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出現死亡,病魚反應遲鈍、漂浮于水面、離群獨游或打轉,體表充血發炎、潰爛或結節樣膿瘡、鰭基部充血發紅、腹部腫脹,剖檢發現有腹水,肝、腎臟、脾臟充血腫大,鰓、肝、脾臟、腎臟、鰾、腸系膜等器官可見大量直徑0.1~0.3cm的白色結節。
【防控措施】目前此病尚無有效治療措施。養殖密度高、受寄生蟲感染的卵形鯧鲹更易患此病,且致死率更高。因此,養殖生產中可通過降低放養密度、避免魚體損傷、做好寄生蟲預防工作等措施預防此病。
2、鏈球菌病
【病原】主要病原為海豚鏈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革蘭氏陽性,二鏈或鏈鎖狀的球菌。該菌具有感染宿主廣、傳染性強、死亡率高等特點,給水產養殖業造成巨大損失。鏈球菌為典型的條件致病菌,平常生存于養殖水體及底泥中。在富營養化或養殖自行污染較為嚴重的水域中,此菌能長期生存。當養殖魚體抵抗力降低時,易引發疾病。該病的發生與養殖密度大、換水率低、餌料鮮度差及投餌量大密切相關。
鏈球菌在血瓊脂平板上的菌落
鏈球菌的電鏡圖片
【臨床癥狀】魚苗和成魚均可感染發病,病魚多呈急性嗜神經組織病癥,體色發黑,吻端發紅,體表黏液增多,失去食欲,靜止于水底,或離群獨自漫游于水面,有時作旋轉游泳后再沉于水底。最明顯的癥狀是部分病魚眼球突出,其周圍充血,鰓蓋內側發紅、充血或強烈出血,在夏季高溫時期這些癥狀發展迅速。在水溫比較低時,除出現以上主要癥狀外,各鰭均發紅、充血或潰爛,體表局部特別是尾柄往往潰爛或帶有膿血的癤瘡。解剖病魚,幽門垂、肝臟、脾臟、腎臟或腸管均有點狀出血。肝臟因出血和脂肪變性而褪色甚至組織破損。
【防控措施】
(1)預防措施:①降低魚養殖密度,可減少應激,降低養殖魚的發病和死亡。②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免疫多糖、酵母細胞壁等免疫增強劑,增強魚類的非特異性免疫機能,達到有效抵抗鏈球菌感染的目的。③及時撈出病死的魚體,對病死魚應就地加石灰深埋,減少疾病傳播。
(2)治療方法:因鏈球菌會感染腦部,常規抗菌藥物難以突破血腦屏障且感染后期病魚幾乎不吃料,效果一般不理想,因此鏈球菌病發生早期用藥才有效。在選擇藥物之前分離致病菌并且進行藥物敏感性檢測,會大幅度提高藥物的療效?墒褂盟沫h素類鹽酸多西環素粉、恩諾沙星粉等針對革蘭陽性菌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其用法用量按產品說明書。
3、發光桿菌病
【病原】美人魚發光桿菌殺魚亞種( 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piscicida),屬于弧菌科發光桿菌屬。該病原菌革蘭氏染色陰性,菌體呈桿狀,在美國、日本、歐洲和我國的海水養殖中為常見的病原菌。
【臨床癥狀】通常18~20℃時發病,發病率約60%,致死率約50%。潛伏期大約一周,患病魚攝食與活動能力下降,發病初期病魚通常無明顯外部癥狀,因此很難及時發現并診斷治療。剖檢可在脾臟、腎臟及肝臟等器官發現大量直徑0.5~1.0mm的灰白色結節。
【防控措施】對中草藥番石榴和蒼術高度敏感,在疾病的高發季節,可使用番石榴、蒼術等中草藥加敏感抗生素藥物進行防治。
4、嗜麥芽寡養單胞菌病
【病原】嗜麥芽寡養單胞菌(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屬于假單胞菌科,寡養單胞菌屬。該菌是一種非發酵型需氧的、極生多鞭毛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廣泛分布于水體、土壤、植物根系人和動物的體表與消化道為條件致病菌。
【臨床癥狀】對卵形鯧鲹魚苗危害很大,10d內的死亡率可達100% 。病魚體表色澤正常、無明顯病灶,部分病魚腹部腫脹、肛門處流出黃色黏稠液體。剖檢發現病魚有腹水、腸道嚴重潰瘍、肝臟顏色變白。
【防控措施】在疾病的高發季節,可使用敏感抗生素藥物進行防治。
5、創傷弧菌病
【病原】創傷弧菌( Vibrio vulnificus),屬于弧菌科弧菌屬。廣泛存在于近海及河口環境中,是一種呈逗點狀、單極端單鞭毛、無芽孢、無異染顆粒的嗜鹽性革蘭氏陰性菌,是公認的“人魚共患病”的重要致病菌。
【臨床癥狀】當海水溫度超過20℃,持續2周以上,創傷弧菌即大量繁殖。5~10月均可流行,10月較多見,死亡率50~90%。病魚體表發黑、離群緩慢獨游、頭部及胸腹部充血、背腹部皮膚腐爛或形成潰瘍、鰓蓋破損、鰓絲充血、鰭條基部充血或腐爛、肝臟與腸壁充血。
【防控措施】在疾病的高發季節,可使用敏感抗生素藥物進行防治。
(三)病毒病 
1、魚類病毒性神經壞死癥
【病原】魚類神經壞死病毒( nervous necrosis virus,簡稱 NNV) ,屬于諾達病毒科β諾達病毒屬,是一類細小RNA病毒。
【臨床癥狀】對魚苗和幼魚致死率達90%以上,對成魚的致死率也很高。病魚體表發黑、厭食、反應遲鈍、旋轉狀游動、靜止時腹部朝上或漂游于水面。病魚內臟器官無腹水、顏色變白、潰瘍等異,F象出現。
【防控措施】(1)在種苗孵化中,應注意對受精卵、育苗池和器具等進行消毒處理,確保育種過程無病毒感染。(2)加強苗種檢疫工作,采用檢測技術進行檢疫,選擇購買健康無病毒苗種。(3)發病時隔離、銷毀病魚,并進行池水消毒。
圖片二、卵形鯧鲹病害綜合防控措施
目前卵形鯧鲹養殖過程中病害發生頻繁且經濟損失日趨嚴重,調查發現卵形鯧鲹災難性病害往往爆發于水質不佳、養殖密度過大、魚群抗應激能力差的養殖區,而且寄生蟲性、細菌性和病毒性3種類型的疾病經常交互發生。而在病害發生后,又往往存在盲目用藥、濫用抗生素的情況,造成環境污染和病原抗藥性的增加。
對卵形鯧鲹疾病的綜合防治首先要以預防為主:(1)注重優質種苗的選育,提高魚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在選購魚苗時除了傳統的選苗方式,還可以輔以分子生物學的檢測手段,確保魚苗未攜帶諸如神經壞死病毒、諾卡氏菌等難以治療、危害性大的病原;(2)加強宏觀管理,科學規劃養殖區域;養殖過程中要確定適合的養殖密度,定期檢測、改善水質條件,保持一個良好的水域環境,盡量使用高效全價營養飼料,杜絕病源侵入;(3)研究病害的發生規律,做好疾病的定期監測預報工作,在疾病高發期采取合理措施進行預防,如定期進行淡水浴、在飼料中混合一些抗菌素防止細菌性病害的發生等。
一旦卵形鯧鲹病害發生,尤其是傳染性疾病,要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以免傳播蔓延,死魚要掩埋或焚毀。發病后的藥物治療要注意合理用藥,最好能根據此次發病病原的抗菌譜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因為目前很多病原的抗藥性不斷增強,對原本有效的藥物已經不敏感,盲目用藥既延誤病情又污染環境。針對目前我國水產養殖中普遍存在的養殖戶多而散、資本有限等情況,許多卵形鯧鲹疾病綜合防治的措施,僅靠養殖戶是無法完成的,需要政府、水產科研院所的積極引導與合作,如利用網絡建立快捷便利的水產病害上報分享體系,提供疾病檢測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平臺等。 (本文已被瀏覽 15057 次) |
|
|
|
文章分類 |
|
|
|
|